外国语学院一行赴上海、福州两地走访调研

为落实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近期,外国语学院院长曾罡、英语系主任于洋、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外译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冯浩达、学院党办主任刘东宇等一行赴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Speexx总部、凌极公司、译国译民翻译公司等合作单位及院校走访调研。

第一站,调研团一行赴Speexx总部进行调研,Speexx亚太区执行董事郑君、事业部总经理许利超、副总经理郑一舟、学术部总监毕梦瑶等参加交流会。郑君对Speexx公司的整体架构作以简介,并总结了产品迭代与增值服务。许利超介绍了产品与高校英语教学接口,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服务模式。郑一舟介绍了升级产品涵盖的72个模块,阐述了闯关式学习的新模式。毕梦瑶介绍了沉浸式情境“留学”项目的优势,并详述了专业研修、职业规划、文化交流三大课程板块。座谈最后,曾罡院长强调了远程学习系统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双方就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度探讨。

第二站,调研团一行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常辉、学院党委书记丁剑、学院党委副书记邢连清、院长助理郇昌鹏等出席交流会。座谈会上,丁剑书记对调研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对学院的党建工作作了整体介绍。常辉院长介绍了本科教学、教师职称评审、科研团队建设的概况。邢连清副书记结合“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及“党建+”模式对学院党建特色工作进行了介绍。院长助理郇昌鹏介绍了本科学生双学位辅修及如何组织学生开展大创项目。曾罡院长表示,交大外院的学科建设及本科教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很荣幸参与交大外院牵头的虚拟实验室项目建设,交大外院一直是标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随后,双方围绕师资队伍建设、重大项目申报、新文科建设、语料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会后,曾罡一行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言语-语言-听力研究中心。

第三站,曾罡一行前往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调研交流,英语学院院长王欣、学院党委书记杨雪莲、副院长孙珊珊等热情接待了调研小组一行。座谈会上,王欣院长对曾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情况,并着重分享了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思政等方面的先进做法。杨雪莲书记结合“党政合力,一融双高”对学院党建工作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孙姗姗副院长就双学士学位项目、学科融合、人文实验班、虚拟实验室等方面作了具体介绍。随后,曾罡院长从学院历史沿革、学科建设、学生规模、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概况,同时他表示,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会后,调研组一行参观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史馆、网络与新媒体实训基地。

第四站,上外高翻学院张爱玲院长、上外音像出版社社长胡加圣等接待了曾罡一行。在高翻学院的座谈交流中,张爱玲强调了译者主体与现代化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等)之间的关系,从情感、隐私、敏感话题、多语种等角度指出了该类工具的优势与不足。胡加圣表示,类似工具的使用应虑及不同背景的群体,强调数据驱动的机器翻译缺乏创新性,但在基础翻译教学中仍能体现出一定的实用性。在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的调研过程中,胡加圣社长、麻玉阳经理、周小红主任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该社最新软件“翻译家”,双方就该教学平台的技术实用性、领域领先性、市场普及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五站,曾罡和冯浩达走访了上海凌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就智慧化教室打造及语言实验室建设进行了交流。

第六站,曾罡一行赴上外语料库研究院走访调研。调研团一行首先参观了数字人文实验室、语言智能实验室和语言教学实验室。胡开宝院长对曾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在座谈交流中他提出了构建国家级语料库共享平台,共建共享各类语料库,建立科学研究联盟、人才培养联盟和数据研发联盟。他还强调了高校外语学科发展需要建立智能化语言处理和应用实验室,进一步面向全中国推进文科实验室的发展。曾罡院长表示通过交流收获良多,对于胡开宝院长指出的学科建设及方向表示衷心感谢。

结束了上海的调研,调研组赶赴福州译国译民翻译公司参观学习,译国译民翻译公司总经理林世宾、郑莺经理、张梅勤总监等参与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曾罡院长对学院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林世宾对曾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公司的整体情况,张梅勤总监详细介绍了校企合作下的翻译及培训业务板块,双方都期待有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

本次调研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外国语学院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解决跨学科科研创新以及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问题,更有助于开阔思维、突破原有发展格局、加深同高校及公司交流合作、推进创新发展。

上一条:当“和平蓝”遇上“中国红”——外国语学院邀请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赵佳明作专题讲座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邀请天津师范大学赵雅文教授为青年教师做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