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案例大赛落下帷幕。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喜获佳绩,高千叶老师荣获一等奖、孙一赫老师获得三等奖。
获奖名单
省份 | 学校 | 教师姓名 | 奖项 |
辽宁 | 大连海事大学 | 高千叶 | 一等奖 |
辽宁 | 大连海事大学 | 孙一赫 | 三等奖 |
2024年7月,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首届辽宁省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案例大赛,本次赛事旨在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推进我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数智驱动的融合式教学能力,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构建未来外语教育新生态。
高千叶老师的参赛课程为研究生课程“日语同声传译”。在教学设计中,高千叶老师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自主设计了一个日语语音识别与反馈程序,将其应用于日语同声传译课程中。该程序能够准确识别日语发音,并从发音准确性、流利度和语法表达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口译内容,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反馈。课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将新兴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了外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本次比赛中,高千叶老师能够准确定位校本特色与学情分析,找准人工智能的发力点,主动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展现了我院教师在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建设上的育人理念与专业能力,建设了具有可参考、可操作性、可推广的高质量典型案例,为提升课程创新效果提供借鉴。
孙一赫老师的参赛课程为本科生课程“文化文本翻译”。在教学设计中,孙一赫老师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文化翻译实践,要求学生使用ChatGPT完成初步翻译,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语言和跨文化知识,分析ChatGPT等工具在语境不足情况下的翻译问题,通过添加语素和语境,“训练”ChatGPT产出完整、正确、合理的译文。孙一赫老师还结合跨文化传播的需求,启发学生使用ChatGPT对文化文本和中国文化进行进一步解析,分析英语文化文本的叙事风格,并对中国文化文本和翻译文本进行传播倾向的修改,产出高效的传播文本。课程最后还对比了人工译本、谷歌翻译版本、ChatGPT译本,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工作优势,但同时也推出人+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实现了翻译工作与教学的创新发展。
本次比赛中,两位老师能够准确定位校本特色与学情分析,找准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的发力点,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外语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建设了具有可参考、可操作性、可推广的高质量典型案例,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