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子外国语学院罗建睿、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孙晗杰在27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赛区复赛中喜获银奖

  2025年3月29-30日,第27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赛区复赛隆重举行。我校本科生外国语学院2022级罗建睿和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23级孙晗杰代表学校参赛,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97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在五轮循环赛中展现了卓越的英语语言水平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荣获华北地区复赛银奖华北地区复赛共产生8名最佳辩手,罗建睿同学个人积分排名并列第四名获评最佳辩手,这是我校学生首次获此殊荣。

27“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地区复赛旨在引导高等院校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强化学习意识,提升英语表达和思辨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此次比赛包括来自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区的优秀大学生队伍,比赛于线上举行,采取英式议会制辩论(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 BP)赛制。比赛中大学生辩手们就“是否禁止在线平台自我推荐制度”、“ 国家是否应该积极向房地产投资者征税”等涵盖经济、科技、社会的话题按照随机分配的席位,进行立论和驳论,并与场上其它队伍就关键问题开展辩论。

我校代表队由校选赛冠军队伍罗建睿同学和孙晗杰同学组成,在赛事指导老师付科老师和徐昉老师的辅导下,经过精心准备和刻苦训练,在场上凭借稳定的发挥和默契的配合,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我校学生娴熟使用国际通用语言、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话语体系建构的优秀风采。


我校重视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致力于为学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平台。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的当下,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迈向世界舞台的关键钥匙,而英辩赛正是学生们展现英语语言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的舞台学校制订人工智能素养融入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持续组织体现国际前沿理念的教学工作坊鼓励教师以赛促教、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期待青年学子们在未来的优异表现!  


赛后我们采访了两位优秀辩手,请他们分享这次参加比赛的体会。

孙晗杰:BP辩论是一场思维与口才的精彩较量,它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对逻辑思维提出了极高要求。唯有将二者紧密融合、相辅相成,我们才能在辩论场上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从而有力地战胜对手。此外,丰富的知识储备犹如一座坚实的堡垒,为我们的辩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是制胜的关键法宝。能够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选手们同台竞技、切磋交流,这是一次极为难得且珍贵的经历。赛过程则是对个人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双重淬炼。在紧张激烈的赛场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很高兴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两人配合默契,如同齿轮般紧密咬合,将日常所学巧妙地运用到赛场之上,让知识与实践完美融合。在一次次的交锋中,我们不断积累经验,磨砺技艺。然而,辩论的意义远不止于胜负的结果,其真正的价值在于过程本身。在那批判性思维的激烈碰撞中,我们不断突破自我,汲取新知,收获成长,受益匪浅。

罗建睿:参加英语辩论赛,是一场对知识、能力和心态的全方位挑战之旅。于我而言,准备阶段恰似一场沉浸式的深度学习与思考之旅。面对那些复杂多变的辩题,我们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广泛搜罗信息,从多元视角剖析问题,力求挖掘出更具深度与广度的见解。每一次辩论,都是一次蜕变的机会,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在遇到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保持沉着冷静,如何在困境的泥沼之中探寻突破的曙光,如何在失败的阴影之下汲取教训、重拾勇气、砥砺前行。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这场辩论赛,在这里,我向老师、同学以及众多优秀的对手们虚心求教,收获了无数宝贵的知识与经验,这些都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熠熠生辉的财富。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孟庆楠副教授在外语类顶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

下一条:大连海事大学第三届“海洋杯”暨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校园选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