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文青讲坛系列讲座第九讲

2024年926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文青讲坛系列讲座第讲在外语楼502室开讲。本期主讲教师为隋龙娇博士,讲座题目为《The Central Processing Bottleneck During Word Production: Compar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s, Bilinguals, and Monolinguals》。讲座由于洋副教授主持

同声传译,作为一项要求极高语言处理能力和即时转换能力的职业,长期以来吸引着研究者探索其背后的认知机制。隋老师的研究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在高压、高速的口译环境中,同声传译者是否会遇到与一般人不同的认知挑战,特别是中央处理瓶颈——即大脑在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资源分配的限制。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隋老师介绍了自己设计的双任务实验。实验中,她邀请了专业同声传译者、熟练双语者以及单语者三类参与者,通过同时执行单词产出任务与另一项认知负荷任务,来观察并量化他们在单词产出过程中的表现差异。这种设计旨在模拟同声传译现场的多任务处理情境,从而揭示潜在的认知瓶颈。随后隋老师阐释了研究结果,指出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同声传译者,在单词产出过程中也遭遇了与其他两组受试者相似的中央处理瓶颈同声传译者、双语者和单语者之间的瓶颈时长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这一发现挑战了以往关于同声传译者具有特殊认知优势或能够完全避免处理瓶颈的普遍认知。

隋老师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同声传译认知机制的理解,还为我们重新审视双语和多语言处理的普遍性原则提供了新的视角。她指出,尽管同声传译者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但在面对复杂认知任务时,他们的大脑处理机制仍受到人类共有的生理和认知限制的约束。这一发现对于语言教学、口译培训以及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隋龙娇老师的研究成果为理解同声传译这一复杂认知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为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及口译学等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在座师生师生纷纷受到鼓舞,励志在未来的研究学习中多多向优秀学者们学习,揭示更多关于人类语言能力的奥秘,为相关领域的实践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一条: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文青讲坛”第十讲

下一条: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外国语学院举行2024年消防安全培训